隨著創客的出現和創客運動的蔓延,全球掀起一股教育變革浪潮。當創客遭遇教育,創客教育便應運而生。自2015年始,創客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模式引起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人們大都將其視為開展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伴隨著眾多研究者的努力探究和實踐,創客教育逐漸成為當前教育界的研究熱點之一。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精神文化是推動事物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創客教育的根基在于創客精神的形成,因為作為人才培養主陣地的學校,其創新文化對培養對象的思想意識及科學精神起到引導和造就作用。當前,研究者的視角多投向小學、初中和高等院校,而忽略了承上啟下的高中創客教育,對創客教育最關鍵的一環——創客精神的培育,更鮮有涉及。
因此,立足社會和學校實際,結合當前創客文化和互聯網技術背景,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導向,對普通高中引進創客文化、培育創客精神的路徑進行探索,一方面可上承中小學、下接大學,完成學校創客教育研究體系的鏈接;另一方面,通過界定創客精神的內涵、解讀創客精神培育的重要意義、進行學科校本課程開發、促進教與學方式轉變等,可為普通高中構建特色創客教育模式提供思路與參考。 一、創客精神的內涵界定 創客的特征是什么?具有什么精神的人才能夠稱之為創客?關于創客的概念,目前尚無定論。從最初安德森的“創客是一群以創新為基本追求,通過借助各種數字化、智能化和開源化工具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群”到百度百科中的“不以營利為目標,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并加以分享的人。”再到“狹義上的創客是指那些酷愛科技、熱衷實踐、樂于分享,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廣義上的創客是指有創意,并且能夠付諸于實踐進行創新的人。” 人們對創客內涵的確認與解讀在不斷拓寬和深入,對創客應具有的特質即精神特征的認識也逐漸清晰。通過對創客群體和非創客群體進行問卷調查,大多數人認同:創客應具有思考創新的興趣、動手實踐的勇氣、主動學習的激情和分享互動的意識。 具體來說,創客首先應是有著創新意識隨時產生創意的人,這些創意通過思考獲得、通過動手實現,通過交流分享,在實踐過程中離不開相關知識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促進了能力的提升和素養的形成。因此,歸納起來,創客精神的內涵就是“敏于思考、勇于創新、勤于實踐、善于學習、忠于興趣、樂于分享。” 二、普通高中創客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培育學生的創客精神對于實現普通高中培養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的出臺,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必然成為各級各類學校確定培養目標的主要依據。當前,仍然存在著高校與中小學課程目標銜接不夠、基礎教育只重分數不重能力、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較為薄弱等問題。 而中學生核心素養中的“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實踐創新”等目標要求與創客精神的主要內涵高度契合,在普通高中階段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措施,創設創客發展的氛圍,著力培育學生的創客精神,有助于核心素養的提升、素質教育的推進和學校培養目標的達成。 相較于低齡學生而言,高中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進一步提升,價值觀漸趨穩定,發展方向更加明確,對未來的掌控意識更加強烈,且具有較為豐富的知識儲備和較強的學習能力、質疑能力、動手能力,具備一定的學科素養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此時,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合學生所學的知識內容,給予正確引導,培養研究興趣,激發創新意識,支持動手操作,渲染文化氛圍,形成創客精神,可謂正當其時。 三、普通高中創客精神的培育路徑 作為一種思想觀念、一種潛在意識、一種文化心理、一種行為方式,創客精神的培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其途徑也不是單一的,普通高中可通過營造創客文化、組建創客團隊、設置綜合課程、開展交流活動、建立評價機制等進行創客精神的培育。 (一)營造氛圍,形成創客文化 創客文化是創客產生和發展不可或缺的環境因素,也是推動創客教育的精神力量。普通高中不僅要在學校內部宣傳提倡創客精神,而且要注重師生創客團隊與校外創客的交流和互動,在一定范圍內形成“人人皆創客”的教育環境和文化氛圍。 普通高中可通過各類宣傳活動,宏揚學生的創新精神、動手習慣、分享意識等;開展講座,解讀創客精神的重要內涵,引導學生挖掘自身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組織演講競賽等活動,擴大影響面,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定期舉辦創客交流會,邀請校內外創客攜成果進行交流展示;在學科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引導學生,把創客所應具備的精神品質“思考、創新、實踐、鉆研、樂趣、分享”等灌輸給學生。 通過一系列宣傳展示活動,逐漸獲得師生的理解與認同,在學校營造“人人喜創、人人皆創、人人爭創、人人能創”的文化氛圍,形成契合學校精神的創客文化,展現和倡導創客精神。 (二)轉變思想,組建創客團隊 創客精神的培育既是學生創新意識提升和學做結合習慣養成的過程,又是教師改變傳統教學理念、逐步探索新的教學方式的過程,因此,普通高中應從頂層設計出發,強調轉變觀念,激發創新意識,注重師生創客隊伍的組建。 一方面要組建學生創客團隊,凝聚創客精神,并通過開展各類活動,發揮學生創客團隊的輻射功能,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另一方面,要組建既擁有堅實的專業知識,又持有先進教育理念、善于學習和接受新知識的教師創客團隊。 教師首先要理解創客精神的內涵,明白創客應具備的基本品質,這樣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才能有效地傳遞精神,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指引與素質培養。 (三)設置課程,培養創新能力 學校要培養什么樣的人,必須要有相應的課程。如果學生只有熱情與創意,卻缺乏創新實踐應具備的相關學科知識的支撐,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創造,也不可能保持穩定的創客精神。 所以,普通高中創客精神的培育必須以指向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動手能力的課程為依托,開設以創新為導向的創客教育課程,打破學科藩籬,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創客教育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能夠學會利用數字技術和跨學科綜合知識,深入探究,動手創造,去嘗試解決現實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根據課程的目標,轉變傳統教學方式,采用微課、慕課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沖破時間、地域的局限,利用多種學習途徑,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源。這個過程也要注重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意設計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實踐創新能力。 (四)開展活動,提供交流平臺 創客教育課程的實施是通過師生具體的實踐活動進行的。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創客精神的真諦,在活動中提升創新素養,在活動中得到成長發展,這是普通高中培育創客精神的重要路徑之一。 學校應創建和利用創客空間,為創客提供活動場所,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實踐活動,培養大膽嘗試、敢于試錯的精神;組織學生定期交流,分享各種新觀念、新技術和新體驗,讓學生通過參加創客分享活動,進行觀念上的更新、思想上的碰撞、精神上的激勵。 除此之外,還要積極引進校外資源,一是邀請資深創客結合自己的經驗開設講座,傳授經驗,指引方向;二是多走出去與專業的或其他學校的創客團隊進行交流互動,開闊眼界,學習借鑒??傊?,通過各種活動,培育創客文化,將創客精神散播于廣大師生之中,催生創客種子,激發創新實踐。 (五)注重多元,建立評價機制 創客精神是創客產生和發展的動力,培育創客精神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培育創客和創新人才。而只有保持和不斷地激發創客身上所具有的這種精神,才能促使學生大膽嘗試、自覺行動、積極實踐,以實現自我價值。 目標的實現離不開評價的激勵,所以建立并不斷完善創客教育的相關評價機制,是創客精神培育目標達成的保障。創客精神在于做,在確定評價的內容、標準時,應注重創客成長的過程,通過構建多元評價體系,促進創客精神的形成與延續。這當中既有對學生創客團隊的評價,又有對教師團隊的評價;既有學習、技能上的評價,又有情感、態度上的評價;既有過程性的評價,又有終結性的評價。 四、結論 對于任何一所學校來說,精神文化都是一種軟實力,是推動學校向前發展、引領師生價值觀形成的能源。目前,高校、初中、小學對于創客教育的關注度遠遠大于以升學為主要目標指向的大部分普通高中學校。 因此,培育創客精神,建設創新文化,是當前普通高中打破單一育人模式、應對高校選拔人才標準多樣化及社會發展需要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人才自主、個性發展的需要。積極探索創客精神培育的有效路徑,營造創新、實踐、學習、分享的學校文化環境,不僅是當前普通高中推行創客教育的首要任務,而且有助于中學生核心素養之一——實踐創新精神的培養,無論是對于學校的創客教育的開展,還是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都具有重要而長遠的意義。 |